大敌面前,他巍然不惧,甘愿接受血与火的洗礼;诱惑来临,他搏击风云,经受了名与利的考验;临危受命,他接盘改革,扭转了落后挨打的战局。“好风凭借力,扬帆正当时”,靠着军营锻造的那股顽强拼搏、知难而进、永不言败的倔强,他将军人的那种刚毅、果敢挥洒的淋漓尽致,在命运转折的各个关卡,通过无私奉献、恪尽职守,谱写了一首属于自己的人生三部曲。他就是现夹河村党支部书记娄福修。
第一部:军营人生,摔打锤炼铸基石
“十八岁,十八岁,我参军到部队,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;”正如歌声所言,在人生抉择的十八岁,他放弃了考大学、参加工作的大好机会,毅然参军入伍,决心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国家。
军营摸爬滚打十八载,每一天,他都将自己定位于一名新战士;每一天,他都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去。“要干就要干出点名堂来”,凭着这个坚强信念和过硬的干事作风,娄福修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和赏识,嘉奖无数,从一名新兵逐步成长为班长、排长再到副营职领导岗位,也正是靠着这种信念,练就了他吃苦耐劳、越挫越勇,永不服输的精神和铁一样的意志。军营生活,使他懂得了军人的真谛和付出的价值,也为他以后的人生轨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第二部:退伍返乡,文武全才受器重
十八年的青春献给了国家,面对部队领导的极力挽留,娄福修思虑了很久。1999年10月,带着对部队的依依不舍,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二个决定,决然回归故里,开启自己新的征程。
转业不转志,退伍不褪色。回到家乡政府,被安置到镇党政办工作,他仍然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———雷厉风行、脚踏实地、克难攻坚、勇于挑战。“不喜欢流于表面形式,不摆架子说空话,热衷于认认真真做事,踏踏实实做人。”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。
“基础不牢、地动山摇”。工作以来,他善于发现问题根源,直面困难挑战,小到机关管理,大至地方发展,他提出了很多的合理化建议。在镇区发展上,他参与东环、西环和北环路的规划建设,直至项目完工;在城镇管理上,他主推保洁和城管的双效融合,效果斐然;在社区的推进上,他极力于疑难杂症的解决。在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凭着出众的能力,他逐步走上党政办主任、工会主席、镇长助理等重要岗位,成为各任领导心中的红人和能人。
第三部:回村就职,治理有方成头雁
“今年又烧了”、“老妇女主任又去县里了”,每到关键时节,夹河村总能占据全镇焦点,成为各任领导头疼的大难村。为彻底扭转局面,2015年7月,镇党委做出决定,任命娄福修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,主持村内各项工作。
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。第一时间,他带着任务回了家。靠干事凝聚人心,靠发展解决问题,这是娄福修上任后为自己定下的基调,他深知,万事依赖别人,就难以硬起腰杆走路。要发展,不能等靠;要发展,干部思想是主因;要发展,增强村民“造血”功能才是关键。
岗位不同,面对的人群不同,但他军人的作风改不了。处理村务,他带头亲力亲为;跑项目资金,他和两委干部定方案、连轴转;村内财务经费,他精打细算,定期公开。短短一年,在他的带领下,夹河村连续两季禁烧成功;投资500余万元的中、小学两座教学楼主体基本完工;投资10万元的老年活动中心“生意火爆”;投资近20万元打造舒适舒逸人居环境,村内垃圾桶布局合理,绿化面积数倍增加;危房改造、扶贫慰问等惠民工程有声有色。夹河村也一举打了翻身仗,成为标兵一类村。
副营职回家,有人替他惋惜;兢兢业业一辈子,未能谋得一纸任状,有人替他鸣不平。点墨焉能写尽永不言悔的追求,数笔岂能勾勒橄榄绿光荣的历程,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掷地有声的豪言,但他却真正掌控了自己的人生,谱写了属于自己的“三部曲”。 |